国家新能源汽车专项指南专家、武汉大学教授艾新平4月19日在中央企业新能源论坛暨2023年中央企业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推广日上表示,要确保动力电池全产业链自主安全可控,着力解决行业的痛点问题和共性问题,巩固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
(资料图片)
为此,艾新平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加强对动力电池产业上游资源的控制,确保全产业链的自主安全可控。锂、钴、镍是动力电池不可或缺的资源,我国锂资源约占全球锂资源总量的6%,但由于开采成本高,导致目前自主率只有50%。随着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自给率还会逐渐降低。另外,我国的钴、镍资源对外依存度也非常高。
艾新平认为,在此背景下,既要高效利用好国内资源,又要鼓励支持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上游资源,建立健全资源保障体系。同时,要设立资源储备基金,建立资源市场的价格调控机制。
第二,加强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和资源回收再利用,打造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
艾新平表示,一是要建全动力电池管理措施,完善废旧电池收购网络。二是要加强电池回收再利用技术开发,建立回收再利用绿色工艺。三要研究制定技术、安全、环保标准与法规,建立资源再利用模式。开展包含梯次利用在内的全生命周期电池设计技术研发,推动废旧电池的梯次利用,必须从电池设计的源头,就要把梯次利用考虑进去。
第三,加强产学研协同合作,突破动力电池的核心瓶颈,引领动力电池的技术发展。
艾新平说,从产业规模和性价比方面来讲,我国动力电池产业无疑在全球首屈一指。一定要在高比能、高安全、长寿命、全气候、快充技术上持续发力,特别是要围绕影响行业发展的两大难题——安全问题和寿命问题进行创新研究,解决行业的痛点问题和共性问题,从而巩固我国动力电池行业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
另外,从长远考虑,我国要在新的电池产业链方面来开展产学研的协同创新研究,包括固态电池、智能电池、绿色电池、新型电池,真正确立我国电池强国的地位。
第四,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和法规的制定,争取国际话语权。
艾新平表示,我国的动力电池产业已经走向国际市场,要鼓励国内前沿学者积极参与团体标准和法规制定,为动力电池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保驾护航。(赵惠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