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无论何种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其根本点还在于乡村价值挖掘和服务链各主体之间的价值互动,即借助适合的发展模式,让乡村的资源价值得到充分释放和提升,并能够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以此为基点,金融机构的支持策略与路径也随之内嵌其中,提供更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伴随着乡村产业的良性发展,金融服务的价值也将更加凸显。
乡村振兴的重点首先是产业振兴,只有产业振兴,才能提升乡村资源价值,缩小城乡差别,实现高质量新型城镇化,增强乡村吸引力。如果让乡村产业强起来,就需要将一二三产业融合推进,单一的种植、养殖很难获得稳定且较高的收益回报,只有让第一产业有效衔接二、三产业,才能让乡村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近些年来,乡村产业发展的模式不断涌现,金融支持乡村产业发展的策略与路径也伴随着产业发展模式的演变而推陈出新。
一般来说,乡村产业发展离不开本地的资源禀赋,从政府的角度来说,致力于推动“一县一品”的特色产业,由此,产生了乡村产业发展的“特色产业拉动型模式”,即聚焦特色产业,逐步完善围绕特色产业上下游的产业链,让各个环节的主体在价值关联中确立自身的定位。例如,记者在滇西某县采访时看到,该县确定的“一县一品”为肉牛养殖,由于是山区,大规模养殖难度较大,饲草自给能力也有限,因此,该县的肉牛养殖主要以散户养殖为主,而县政府招商引资主要的目标对象确定为具备一定能力和规模的肉牛屠宰加工主体,从而完善本县的肉牛产业链。为了能够引导银行的信贷资金投向散户养殖主体,该县设立了相应的风险补偿基金,基于基金规模,当地农信机构以1:10放大倍率发放信用贷款给养殖户。与此同时,针对招商引资项目,由政府平台公司作为参与方和担保方,银行机构发放相应的项目贷款。并且,政府推动相关的农业保险公司提供针对肉牛养殖的保险产品,政府给予一定的保费补贴。
上述针对“特色产业拉动型模式”的金融支持策略和路径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政府主导推动”方式,而政府、村集体结合外部资本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则对金融服务的要求更具多元化、多样性。记者在四川某县采访时发现,该县与比邻县合计有超过40万亩的柑橘,该县政府主导建设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柑橘分拣中心、电商中心、物流中心等,相关部分资金来自大型银行的项目贷款,同时,引入外部经营主体来租赁各功能中心进行相应的运营,并与涉及上述各功能中心相关镇村的村集体签署合作协议,这样,既可以让村民有机会就近到相关中心打工增加收入,村集体还可以获得一定的分红。银行机构可根据相关经营主体的资金需求开发不同类型的信贷产品。此外,由于柑橘得到集中分拣、储存、销售,容易形成自身的区域品牌优势,农户种植柑橘的收益得到一定的保障,针对种植户的资金需求的满足,银行机构也可做到有的放矢。
除了上述两种产业发展模式,还有被统称为“带动型”的模式,包括“龙头企业带动型”“村集体带动型”“返乡创业能人带动型”,等等。以“龙头企业带动型”为例,云南临沧地区是蔗糖的重要生产基地,也是甘蔗的大型种植基地,当地龙头企业为大型蔗糖生产企业,每年的流动资金需求(主要用于甘蔗收购)数十亿元,其中,一半左右的资金满足来自银行信贷,同时,由于种植甘蔗的蔗农也有近30万户,当地银行机构基于核心企业——蔗糖生产龙头企业的信用,开发了具有供应链金融属性的“蔗农贷”,较充分地满足了当地蔗农种植甘蔗的资金需求。
同样是“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江西上饶铅山县的葛仙山文旅产业项目是由全国知名的文旅集团公司开发并运营的,也属于当地政府招商引资项目,国有大银行为该文旅龙头企业提供数亿元的项目贷款,由于该文旅龙头企业的带动,周边村的民宿、农家乐等项目发展势头良好,当地农商银行专注为这些零散的文旅经营主体提供信用贷款,同时,因为葛仙山文旅项目的成功开发,带来了大量的客流,围绕当地特色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生意也越来越好,这个群体也成为了当地银行机构重点服务的对象。
综上所述,无论何种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其根本点还在于乡村价值挖掘和服务链各主体之间的价值互动,即借助适合的发展模式,让乡村的资源价值得到充分释放和提升,并能够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以此为基点,金融机构的支持策略与路径也随之内嵌其中,提供更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伴随着乡村产业的良性发展,金融服务的价值也将更加凸显。